中国科技信息网 > 新闻 > 国内 > > 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创始人李伟青
23-02-03 15:38

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创始人李伟青

共飨文化合经典 ,守正出新承乾坤

——访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创始人李伟青

纵览千年风云,尽赏中华文化。作为深圳市文明的象征与标志,凝结着创始人李伟青多年心血的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在新安中洲华府七栋坐落了六年之久。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历史与艺术并重,是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非国有博物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750平方米,现有藏品3000多件/套,至今已举办高水准展览63场次,学术研讨交流会6场次,公共教育活动25场次,坚持以展带藏收藏了1753件美术、书法作品,不断丰富馆藏。接待观众达15万余人次,得到业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并逐步成为宝安区乃至深圳市的重要公共文化活动场馆。如今,李伟青正带领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不断赋能,走出一条具有艺术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

点墨蕴风骨 文化续千载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集体的智慧结晶。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从未停下脚步,一路走到今天。而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都融入那一张张书法字画,一件件陶瓷制品中。那些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诗、词、歌、赋、书法,笔墨游走间到处都是老祖宗的智慧精华。代代传承的文化,树立起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而传承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无悔付出,负重前行。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创始人李伟青便是如此。

方折遒劲的硬朗线条,圆润柔纤的瑰丽图案,中华文化浩浩汤汤。来自广东文化之乡梅县的李伟青,先是醉心于书法大家、书画艺术匠心独运,后沉湎于陶瓷玉器的袅袅泛崇光,自中年之后就格外热爱结交艺术家朋友,并顺其自然地走上了艺术收藏之路。从字画瓷器到古董器具,李伟青遨游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中,寻着千年前历史流转的光华,感叹着中华文化书写的璀璨传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习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遥望历史,千年余响,甲骨遗迹、百家争鸣、魏晋风度、唐宋诗词、苍劲书法、写意书画……千年流传的文化基因伴随着李伟青对中华文化深深眷恋。“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是宝藏,更是责任。”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李伟青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发展重任,坚守民族之魂魄、国家之脊梁,将多年藏品整合集中,筹建了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

在宝安工作、生活多年的李伟青,对这片土地感情颇深。因此在选址时,他将位置定于文化积淀丰厚的新安老城区,“这里有宝安多年的文化积淀,附近有学校,邻近孝德文化的发源地上合古村,同时也是传统的商业旺区。”。2016年,经过一系列筹备,以现代书画为主,红山文化、清代陶瓷、当代名家陶瓷等系列展品的民间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设书画、瓷器等展厅,并附设主题展厅、书画创作室、学术研讨及书画培训等功能室。

泱泱华夏情 博物承古今

博物馆以藏品为基础,因展览而鲜活,因传承而长久。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物馆运营不似私人收藏,涉及文化和产业两个方面。“产业失去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就丧失了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文化的强大,才有产业的发展。”正是由于此认知,李伟青为合正艺术博物馆构建了强大的艺术领导体系。博物馆现由具丰富策展、行政经验的团队管理,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担任名誉馆长,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会书长宋国柱担任博物馆艺术总监,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伟青担任馆长。在常设岗位外还设立一个艺术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系聘请国内艺术界专家作为博物馆顾问,对展览和收藏作品进行事前价值咨询和事后价值评估。艺术委员会承担博物馆一切艺术活动的学术把握与判断,以保证对展览和藏品的学术、市场价值判断,避免盲目展览和收藏作品。“一座藏品没有价值的博物馆,不可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在踏踏实实夯实馆藏文化资源的李伟青看来,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重要性,正是基于数量与质量两个重要衡量指标。因此在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中,占最大比重的是109件书画作品,含有大量当今大师级艺术家的作品,比如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天津老美协主席曹德兆、天津老书协主席唐云来、赵国经、王美芳、孙志钧、李晓柱等。

博物馆自成立年来,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免费参观讲解服务,得到了领导和市民的热烈好评。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受到国家与省市各级部门的重视。开馆六年来我馆接待市、区领导、国内专家、学者、艺术家、新闻工作者及各界观众十余万人,接待新闻单位不同形式的采访二十余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五千年的文明,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烙下时代的印记,告诉人们从何而来,走向何处。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建设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授“中国书画收藏示范基地”荣誉称号、被授予 “中小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培训基地”、“外来务工人员传统文化艺术活动基地”、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创作基地”称号、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数民族艺委会合作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科普教育孵化基地”等。

馆校屡共建 扬帆有合正

作为博物馆界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李伟青对于博物馆的洞见总能先人一步。在李伟青看来,博物馆的藏品和展示、研究、公共教育以及其他的专业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多次携优秀文化艺术品为机关、学校和社区开设传统文化展览,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宣讲活动,以“展览+教育”的形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

“博物馆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为增加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与人民之间的粘性,李伟青不断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的功能结构。除了固定展览外,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经常组织有影响力的专题展览,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史星文个人书法展、承办了市文博会“走进书画艺术之旅”专项活动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此外,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还成立了书画艺术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公益教育培训,多次为中小学生开办书画课,组织书法家进社区为居民义务创作书法作品。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故事源远流长,越过千载时光的河流、童子朗朗的读书声、士大夫儒雅的讨论声、涓涓流淌在馆藏每一件作品之中。面对日益火热的文创市场,李伟青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重任,将合正打造成本土艺术品牌,寻找文化产业开发项目,设计系列艺术衍生品,使中华文化艺术浸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艺术产业创造的价值来给公益博物馆供血,让艺术“不但够得着天,还接得了地气”,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轨道。

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拾遗补缺文化资源,推动民间收藏发展。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延续了深圳市乃至中国的文化命脉,彰显了中华民族文明的作为。“我知道收藏已经不是个人兴趣,而是和继承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国家的收藏是主流,但是离不开民间私人收藏的补充和支持,就像是大河和小河的关系。在振兴民族文化的大业中,我愿意成为一支支流,追随着主流,一路欢歌,共同奔向大海。”谈起创办博物馆的初心,李伟青坚定不移。

瓷器华美炫丽,于岁月长河里沉淀着时代的恢弘气度;书法勾连不断,随着兔缺乌沉展现出古代名士的风流姿态。奋斗中的李伟青与深圳市合正艺术博物馆以文化暖人心、激斗志、聚力量,深扎中华文明之根,传承中华文明之本,根植中华文明之魂,让世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张力与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