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化浪潮与AI爆发正驱动数据中心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2025年上半年,存储行业迎来周期性复苏,AI训练、AIGC推理及分布式存储对带宽、延迟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数据中心与企业级存储产品量价齐升。
需求端:
根据CFM闪存市场数据,2025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6%至1360万台,其中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33%至190万台,AI服务器占比达14%,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2025Q3北美AI数据中心需求旺盛,有望带动eSSD价格环比再涨5%–10%,行业盈利空间持续扩大。
供给端:
美光9月1日调整NAND战略,资源全面向企业级SSD倾斜,并发布三款基于G9 NAND的数据中心SSD新品。
江波龙8月信息披露,已成功点亮SOCAMM产品,结合MRDIMM、CXL2.0等内存拓展模块构建了全面的企业级产品体系。
资本端:
东海证券于9月1日发布报告:全球科技共振,“AI+算力”驱动增长;英伟达Q2数据中心营收同比增56.43%,占比高达88%。
各端多项数据表明,数据中心与企业级存储作为AI工作负载与存力基建的核心支柱,其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正形成强劲共振,进一步坚定了业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业绩亮眼,企业级存储业务增长超138%
作为AI、数据中心供给端的国内存储龙头企业,江波龙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公司实现营收101.96亿元,同比增长12.80%。其中,企业级存储业务同比激增138.66%,进一步反映出行业增长的强劲动力。
不久前,江波龙还宣布了上海总部正式落成,并建设了AI存储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打造企业级存储实验室,聚焦开发高端企业级存储产品,以满足AI训练、AIGC推理及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对带宽、延迟和可靠性的严苛需求。
对于江波龙落子上海临港,媒体认为,是该公司在洞察产业周期、技术路线与客户需求后做出的系统性布局:把AI存储研发中心和企业级实验室直接建在需求最旺盛的数据中心腹地,既缩短产品验证闭环,又提前锁定高端产能与人才。这一落址,本质上是对“AI爆发+存储升级”两大确定性机遇的精准卡位,体现出江波龙对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的深度考量。这一战略举措与他们2025上半年创纪录的业绩形成良性循环,为其企业级业务增长再添注脚。
前沿产品部署,新型内存技术突破构建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级存储领域,江波龙现是国内少数具备“eSSD+RDIMM”产品设计、组合以及规模供应能力的企业,推出了多款 eSSD、DDR4 RDIMM 和DDR5 RDIMM企业级存储产品。江波龙持续突破,现已推出最大容量为256GB的DDR5 MRIDMM产品,企业级DDR5内存条涵盖从32GB至256GB主流全容量系列,完成了AMD Threadripper PRO 9000WX系列兼容性认证。报告期内,公司企业级产品已导入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并持续深化与多个领域知名客户的合作,将为公司业绩提升带来积极作用。据IDC调研报告,2024年中国企业级SATA SSD总容量排名中,江波龙位列第三,彰显公司企业级存储业务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及竞争优势。
8月披露的SOCAMM产品点亮,释放了积极信号。据媒体分析,这款内存有望成为最贴合AI应用的解决方案。它面向CPU侧提供大容量、高带宽且低功耗的内存,并将高集成LPDDR颗粒封装为可热插拔模块,优先解决散热、容量弹性与系统成本问题,面向AI服务器、边缘工作站等“中-高带宽+可升级”市场,与GPU侧HBM形成互补。
自研技术攻坚,全球化多点开花
江波龙业绩增长的背后,是三大核心业务的强劲驱动。除企业级存储外,该公司在自研技术布局、全球市场和品牌建设上也取得了实效。
自研芯片应用加速,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主控芯片全系列产品累计实现超过8000万颗批量部署。其中,该公司今年设计并成功流片了首批UFS 4.1自研主控芯片,性能超越市场同类产品,高效满足高端产品领域的客户需求。公司旗下元成苏州封测制造基地为国内外Tier1品牌客户提供增值定制服务,拥有手机、穿戴、工业和车规存储专用产线,已成为其TCM(技术合约制造)和PTM(产品技术制造)商业模式的核心载体。
海外业务影响力持续提升,旗下海外行业类存储品牌Zilla在巴西及拉丁美洲实现销售收入13.88亿元,同比增长40.01%。全球品牌Lexar雷克沙销售收入达到21.45亿元,同比增长31.61%。
目前,江波龙已形成“自研主控+高端封测+全球制造”的三位一体竞争力,在周期复苏与AI趋势交汇的关键节点,为公司打开了可持续、高质量的成长新空间。